找到相关内容766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于僧最高 于山最古——慧远·净土宗

    说明沙门袒服的理由,努力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礼制的矛盾。不久,桓玄为篡夺帝位,强调沙门不能“受其德而遗其礼,沾其惠而废其敬”,并致书慧远,希望他谈谈看法。随即慧远以书作答,充分论证了“袈裟非朝宗之服,钵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583985892.html
  • 无我——解脱的关键

    的确才能起正面影响,但这与“无无明”还是没有矛盾,不须以真贬俗,产生对立,此即真俗二谛融通,也才是无无明的通达。   到此你一定会问“那我们如何处理无明?&...法印是居关键的地位,因为无常是生灭的,涅槃是不生不灭的,两者似乎是矛盾,但因为无我(无自性),所以才会生灭,也因为无我,所以没有一个真实的生灭体,故本性常自涅槃,因此若只谈无常与涅槃,则恐有偏于一边之虞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修行|无我|解脱|我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74986048.html
  • 学《心经》用《心经》

      讲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破除“我”的执着。世间的一切问题都是由于“我”的执着而产生的,都是“我”在作怪。如果大家把“我”看淡一点,把因缘所生法看透一点,世界上哪里还有不可解决的矛盾呢!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39.html
  • 从“相”到“象”

    交通的两界,缘生说与“体用不二”竟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!熊氏自我反省道:   (注:“学者真正了解实体不是离开现象而独在,当然要肯定现象真实。(易言之,即是肯定万物真实。)肯定现象真实,即是以现象为主...

    贡华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886377.html
  • “心”的佛教之最终成熟

    也是对人性的最大解放,但是这种对人性的最大解放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化的,因为慧能的“自性心”佛教与社会道德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紧张(且不说是矛盾)关系,从而基于慧能“白性心”佛教的人性解放也受着...基本原理叫“万法无自性”——因为万法无“自性”,所以万法皆“空”。很显然,慧能主张众生皆有“自性心”与佛教“万法无自性”的说法存在着矛盾,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如此,那么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呢?笔者对此还不曾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25386649.html
  • 了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投生善道。  实际上,佛教的业报轮回说与无我说存在着尖锐的理论矛盾。既然并不存在一个自作主宰的实体——“我”,那么又是什么轮回于六道之中呢?所作的业和所获得的果报又由什么来承担呢?因此,在佛教的发展过程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
  • 仰山慧寂生平考略主

    确凿证据之前,我们没有理由随便加以否定。结合《南雄县志》关于“保昌怀化人”的说法,我认为,慧寂是“韶州怀化人”之说与“韶州浈昌人”之说或许并不矛盾,此“怀化”也有可能是属于韶州浈昌的怀化(这种可能性...

    华方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187053.html
  •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

    、非离蕴、非即蕴,只可以说是不可说我,如此则解决了轮回与无我的矛盾,而且也解决了外道神我论者的问难。   此不可说补特伽罗不仅是轮回的主体,同时也是记忆的保持者,如《大毗婆沙论》卷十一言:“犊子部说...现象,很容易使人们认为,此大乘经典中的阿赖耶识,是经过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含有的阿赖耶识思想发展演绎而成的,唯识学家是循着部派佛教,为解决无我与业果缘起的矛盾而建立的各种业力承担者的足迹,建立了一个...

    上恒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53787347.html
  • 宗教改革:慧能禅学的深层结构及意义

    。但道生的顿悟修行说未能在佛教理论上找到坚实支撑。道生本人的思想也是矛盾的、含混的。   早期传人中国的大乘禅学中,主流一度是地论派,地论师禅学仍然是以二元论为哲学基础的。在实践上,地论师和瑜伽行...

    刘孟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60688143.html
  • 论“大乘是佛说”的基本理念

    人间”与“超人间”在佛来说实在是一体两面,并无矛盾。问题在于许多人只习惯接受那些使人不太感到吃惊的事物,而对与其常识悬殊过大的,如佛之三十二相、三身四智、菩萨本生等,则多斥之为神化、理想化,就像以往...

    净旻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2488639.html